本書採用宋•林億等詮次,明•趙開美校刻的《金匱要略方論》為藍本進行編寫,為了保持該書原貌,仍然保留“金匱要略方論序”,並用“附錄”列雜療方等三篇於書後,以供研究參考。
至於各篇名稱和順序,仍按原書不變。各篇之首均加“簡介”;之末均有“ 結語”。每條均有【釋義】,此外,根據需要加用【校勘】、【詞解】、【按語
】、【選注】、【醫案舉例】項目。書末列“選注書目簡稱表”,並附加“方劑索引”(順序按首字筆畫排列)。
本書的緒言及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第九、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并治第十一、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治第十六、瘡癰腸癰浸淫病脈證并治第十八,由李克光撰寫;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脈證治第三、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第十二、消渴小便利淋病脈證并治第十三、水氣病脈證并治第十四,由楊百茀撰寫;痙濕暍病脈證治第二、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第七、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第十、趺蹶手指臂腫轉筋陰狐疝蚘蟲病脈證治第十九,由殷品之撰寫;瘧病脈證并治第四、中風歷節病脈證并治第五、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第六、奔豚氣病脈證治第八、黃疸病脈證并治第十五,由張谷才撰寫;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第十七、婦人妊娠病脈證并治第二十、婦人產後病脈證治第二十一、婦人雜病脈證并治第二十二,由周夕林撰寫。
本書台灣承啟版由成都中醫藥大學張琦教授、台北長庚大學沈建忠教授校訂。本書缺點和錯誤一定不少,希望各院校在使用過程中,不斷累積經驗,提出寶貴意見,以便今後進一步修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