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關於知音出版社 知音書目 新書優惠 作者專區 購買知音書籍 知音網頁地圖
作者 / 書名 / 關鍵字 搜尋:
 
知音書目訂購單 知音書籍團購單 線上訂購 回知音首頁 線上訂購
新編彩圖針灸學
書號
書名
作者
語言
售價

00001

新編彩圖針灸學
林昭庚主編
繁體中文
精裝/1500元
ISBN
978-986-7825-70-4
作者簡介
 

主編林昭庚教授,為臺灣第一位中醫針灸博士,其中西醫學之學識修養深厚,著述甚豐,先後完成《新針灸大成》、《針灸學新論》、《中西醫病名對照大辭典》等三十二種著作,在國內外發表針灸相關論文兩百三十多篇,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對中西醫界有著廣泛的影響,並以其學術成就在臺灣獲獎,亦受國際學術界之肯定,曾於1980年榮獲沙烏地阿拉伯王國金袍獎、1990年薩爾瓦多共和國總統克里斯第雅尼頒發學術貢獻獎、1993年獲李登輝總統頒發總統文化獎、2003年榮獲中華民國最高榮譽,符合褒揚條例第二條第六款——有重要學術貢獻及著述,為當世所推崇者及第十一款——對國家社會有特殊貢獻,足堪褒揚者之規定,呈 總統題頒「功著杏林」匾額一方(總統令 華總二榮字第○九二○○一二○六七○號),以表揚其對國家與中醫藥之重大貢獻,歷任總統府國策顧問、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教授、中國醫藥大學針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學研究所所長,西班牙國立馬德里大學、澳洲國立維多利亞大學、國立墨爾本皇家理工科技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等大學客座教授及羅馬尼亞科學院榮譽院士、2008年美國芝加哥大學及 MAYO CLINIC 禮聘為傑出教授、首席特別演講貴賓等殊榮達三十六項,現為中國醫藥大學專任教授、中華針灸醫學會理事長。

副主編共四人,均為副教授或博士資格之針灸專家學者,李德茂副教授為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學研究所博士,專研於針灸醫學、中國醫學史、中西臨床醫學,擔任中國醫藥大學針灸研究中心主任、針灸研究所所長等職,現職為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針灸學科主任;孫茂峰博士擅長針灸醫學,從事針灸臨床工作近二十年。現任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醫院醫學教育委員會主席、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醫院針灸骨傷部主任、長庚大學中醫學系專任副教授、中國醫藥大學針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南京中醫藥大學客座教授、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桃園縣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等;許昇峰博士擔任中國醫藥大學針灸研究中心主任、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中華針灸醫學會秘書長等職,現為中國醫藥大學針灸研究所助理教授、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針灸科主治醫師、中華針灸醫學會理事;陳必誠博士專研於針灸生理、中醫學英文翻譯,曾任澳洲墨爾本國立維多利亞理工大學客座教授、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系主任、台中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現任於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副教授、中保會中區分會主任委員。

編著委員則有十九人,多為兼具中西醫師執照,且任職於臺灣醫學中心之針灸專家學者,吳宏乾博士為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顧問、中華針灸醫學會理事,現任於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中醫部針灸科主任、高雄醫學大學助理教授;李育臣主任於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研究所博士班進修中,現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針灸科主任、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講師、中華針灸醫學會秘書長;李科宏主任之專長為針灸醫學、中醫藥、舌診、傷科,擔任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醫院針灸科主治醫師、骨傷科主任等職;林建雄醫師目前在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研修,擔任耕莘醫院中醫科專任醫師、長庚中醫分院針灸科主治醫師等職,現為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醫院中醫針傷部針灸科主治醫師;林聖興醫師專研於中西醫結合小兒科,現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西醫結合科主治醫師、中國醫藥大學講師;洪毓珮醫師畢業於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擔任中國醫藥大學針灸科主治醫師,現為竹山秀傳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高宗桂博士曾經擔任亞洲大學副教授、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針灸科主治醫師、中華針灸醫學會秘書長等職,現為馬光中醫醫療網副院長、臺灣中醫醫學會理事長、大仁科技大學副教授;張世良博士擔任彰化縣中醫師公會常務理事,對於藥用植物學、中醫針灸學頗有研究,現為大葉大學藥用植物與保健學系副教授、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兼任副教授;張晉賢主任目前於中原大學醫學工程研究所博士班進修,致力中醫針灸學,現為基隆長庚紀念醫院中醫科主任暨中醫針傷組主任、長庚大學中醫系專任臨床講師、中華針灸醫學會理事、中醫診斷學會理事等;曹永昌博士專研於針灸醫學、中醫內科、中醫基礎理論等方面,擔任考試院中醫師考試典試委員、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針灸科主任兼中興院區中醫科主任、台北市永昌漢方中醫診所主治醫師等職;陳玉昇醫師畢業於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對於手術前後針藥調養、針灸氣功、運氣醫學之調治頗有研究,現為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醫院中醫針傷部針灸科主治醫師;傅元聰醫師於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學研究所博士班進修,擔任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系講師、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現為慈濟醫院台中分院中醫部主治醫師;傅彬貴醫師於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學研究所博士班進修中,為內科專科醫師、中西醫整合專科醫師、針灸專科醫師,擅於胸腔醫學、針灸醫學、中醫藥等方面,現任職於台中榮民總醫院胸腔內科;彭昱憲醫師為中國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研究所碩士,專研於神經內科學、針灸醫學、癌症治療及調養、心血管疾病,曾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及中醫內科住院醫師、中山醫學大學臨床講師,現為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中西整合醫療科主治醫師;黃頌儼醫師擔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針灸科主治醫師、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暨學士後中醫學系講師、中華針灸醫學會副秘書長,現任職於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黃澤宏醫師為長庚大學傳統中國醫學研究所碩士,擔任桃園縣中醫師公會理事、中華針灸醫學會副秘書長、基隆長庚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等職,現為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兼任講師、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兼任臨床助理教授;楊建中主任對於中醫針灸學、神經科學頗有研究,曾任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內科醫師,現為長庚紀念醫院桃園分院中醫病房主任暨針灸科主治醫師;潘隆森醫師具針灸科、婦產科專科醫師資格,著有《臨床常見病症的針灸治療》、《(彩色圖說)臨床十四經361腧穴》等書,現為台中市群生診所負責醫師;薛宏昇醫師於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班進修,專研針灸傳統針刺手法,曾任基隆長庚紀念醫院中醫科主任、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等職;現為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醫院中醫針灸科主任、長庚大學中醫學系專任講師。

《新編彩圖針灸學》乙書之編著者均為林昭庚教授之學生,他們以中西醫結合觀點來重新編寫針灸醫學,歷經十二寒暑,終於克服困難,完成此時代巨著。

內容介紹

 

本書由國際針灸權威 林昭庚教授,召集中國醫藥大學與長庚大學中醫系之菁英歷時十餘載編撰而成。

本書為台灣近數十年最重要的針灸教材之一,在內容撰寫與穴位標示圖片方面都有跨時代的進展,彩色標示圖共有四種:1.標穴相片2.現代穴位圖3.仿古穴位圖4.WHO穴位圖。完整的彩色圖譜,讓讀者很容易了解針灸部位及取穴法則。

內容方面輯入兩岸臨床療效和研究理論方面的重要論述,並將各國針刺深度與林教授之研究列表對照說明;對針灸的「療效」與「安全」之教學可更上層樓。書中並輯入WHO之標準穴位及英文解說,培育讀者國際觀。

全書約八百頁,四種彩圖由雪銅精印,字體大而清晰,印製精美實為精編精製之教材。

目 錄
 
  • 關於本書
  • 自序
  • 關於作者
  • 凡例
  • 緒論
    • 第一節 針灸法之定義
    • 第二節 針灸療法之特點
    • 第三節 針灸之作用
    • 第四節 針灸醫學源流
  • 第一章 經絡總論
    • 第一節 經絡的定義
    • 第二節 經絡系統
    • 第三節 經絡在人體的分布
    • 第四節 經絡學說的形成
    • 第五節 經絡在生理上的作用
    • 第六節 經絡學說在病理上的應用
    • 第七節 經絡學說在診斷上的應用
    • 第八節 經絡學說在針灸治療上的應用
  • 第二章 腧穴總論
    • 第一節 腧穴的定義
    • 第二節 腧穴的作用
    • 第三節 腧穴的命名
    • 第四節 腧穴的數目和分類
    • 第五節 腧穴在人體各部分的分布
    • 第六節 十四經重要的腧穴
    • 第七節 諸經脈交會穴
    • 第八節 臨床尋穴的方法
  • 第三章 腧穴個論
    • 第一節 手太陰肺經穴
    • 第二節 手陽明大腸經穴
    • 第三節 足陽明胃經穴
    • 第四節 足太陰脾經穴
    • 第五節 手少陰心經穴
    • 第六節 手太陽小腸經穴
    • 第七節 足太陽膀胱經穴
    • 第八節 足少陰腎經穴
    • 第九節 手厥陰心包絡經穴
    • 第十節 手少陽三焦經穴
    • 第十一節 足少陽膽經穴
    • 第十二節 足厥陰肝經穴
    • 第十三節 任脈穴
    • 第十四節 督脈穴
    • 第十五節 經外奇穴與新穴
  • 第四章 針法學
    • 第一節 製針法
    • 第二節 練針的性情與方法
    • 第三節 基本手法
    • 第四節 用針注意事項
    • 第五節 治療手法
    • 第六節 特殊針的用法
    • 第七節 針法之適應症與禁忌
    • 第八節 針法之臨床應用與注意事項
  • 第五章 灸法學
    • 第一節 灸的燃料
    • 第二節 灸法的種類
    • 第三節 施灸之方式和注意事項
    • 第四節 灸法的適應症和禁忌
    • 第五節 灸法的臨床應用
    • 第六節 對「禁針」、「禁灸」腧穴應有的認識及其探討

 

 

  • 第六章 拔罐學
    • 第一節 拔罐療法的定義及治病機轉
    • 第二節 拔罐療法的種類及吸引方法
    • 第三節 拔火罐法
    • 第四節 刺絡拔罐法
  • 第七章 刮痧療法
  • 第八章 疾病治療篇
    • 第一節 神經系統疾病
    • 第二節 骨骼肌肉系統疾病
    • 第三節 呼吸系統疾病
    • 第四節 心臟循環系統疾病
    • 第五節 胃腸系統疾病
    • 第六節 肝膽系統疾病
    • 第七節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 第八節 婦科疾病
    • 第九節 五官科系統疾病
    • 第十節 皮膚系統疾病
    • 第十一節 小兒科疾病
    • 第十二節 針刺鎮痛之臨床研究成果
  • 第九章 針灸學之研究進展與醫療體系之現況
    • 第一節 針灸實證醫學之現況與展望
    • 第二節 針灸作用機轉簡介
    • 第三節 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可之針灸研究指南
    • 第四節 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可之針灸適應證及世界衛生組織2002公布:針灸:回顧與分析經過臨床試驗的報告
  • 文獻附錄一 歷代常見針灸歌賦選錄
    • 一、總則類(四篇)
    • 二、經絡腧穴類(三篇)
    • 三、特殊穴類(一篇)
    • 四、子午流注類(一篇)
    • 五、手法類(二篇)
    • 六、經驗穴組類(六篇)
  • 文獻附錄二 針灸標準作業程序
    • 針灸前置作業
    • 診療安全注意事項
    • 針灸療法相關注意事項
    • 特殊狀況處理
    • 廢棄物處理
  • 索引

     


訂購此書│ 作者專區 │ 延伸書目 │ 優惠資訊 │
 

地 址 :
106 台北市大安區樂利路六巷5號2樓
電 話 :
+886-2-27363188 . +886-2-27373085
傳 真 :
+886-2-23787315
郵 政 劃 撥 :
01065802 知音出版社
E-mail :
info@j-medbook.com.twjyin@ms31.hinet.net
skype :
jyintw
知音出版社 版權所有 © 2008 JYIN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