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於上品,是一種具有明顯扶正固本作用的抗 衰老藥物。人參因其根與人形近似而得名,為中國特產名貴藥材之一。原植物係
多年生草本,原為野生。野生人參又稱“山參”,生長年限不等,以年久者質佳 。多年來由於過度採挖,產量逐年減少,供不應求,價格十分昂貴。因此,人參
由野生逐漸轉變為人工栽培。特別是近幾十年來,人參的栽培事業有了長足的發 展,產量增加,價格回落,故目前絕大部分商品人參均為人工栽培品。
【別名】 棒槌。
【來源】 為五加科植物人參Panax ginseng C. A. Mey. 的乾燥根。
【鑑別】 人參野生者稱野山參,栽培者稱園參,二者在藥材形態上的區別 點在於:
野山參 蘆頭:細長,俗稱“雁脖蘆”,上段為新脫落的莖痕,形如馬牙 ,故俗稱“蘆碗”或“馬牙蘆”,中段蘆碗緊密,左右交錯層迭而生,俗稱“對
花蘆”,下段不顯蘆碗而呈圓柱形,故名“圓蘆”。
* 參艼(不定根):附蘆而生,1∼3個,通常粗短,兩端細尖,形如棗核或蒜
瓣,俗稱“棗核艼”或“蒜瓣艼”。
* 主根:均粗短,且有“武形”與“文形”之別。武形者為橫靈體,多呈短橫
體,疙瘩體或菱角形,主根的頂部較寬,俗稱“寬肩膀”;順笨體多呈紡錘形或 圓柱形,主根和蘆頭基本等長或短於蘆長,肩下垂,俗稱“溜肩膀”。
* 外皮:主體上端有細密的“螺旋紋”,皮老,紋深,黃褐色,俗稱“鐵線紋
”。有時環紋延伸至中部或下端,俗稱“一紋到底”。
* 側根:俗稱“參腿”,2∼3條,腿短粗,上粗下細,向兩旁伸展,分支角度
較大,如為二腿,則呈八字形叉開。
* 鬚根:稀疏而長,清秀而不散亂,鬚根上生有明顯的疣狀突起,俗稱為“珍
珠疙瘩”或“珍珠點”。
* 園參 蘆頭:粗短,僅一面或兩面生有“蘆碗”而無“對花蘆”及“圓蘆
”。
參艼(不定根):無。
主根:順長,挺直。
外皮:主體上端有粗糙的橫紋,皮嫩,色白。
側根:單腿或兩腿併攏,有時具側根多個,其分支角度均甚小。
鬚根:較密呈掃帚狀,短而脆,其上疣狀突起不明顯。
在長白山人參產區流傳著一首識別老山參的歌謠:“蘆碗緊密相互生,圓腹 圓蘆棗核艼,緊皮細紋疙瘩體,鬚似皮條長又清,珍珠點點綴鬚下,具此特徵野
山參。”老藥工師傅們在多年的工作中也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經驗鑑別順口溜 :“馬牙雁脖蘆,下伸棗核艼,身短體橫靈,環紋深密生,肩膀圓下垂(或云:
細密鐵線紋,肩膀落下垂),皮緊細光潤,腿短二三個,分襠八字形,鬚疏根疣 密,山參特殊形(或云:鬚疏珍珠點,文武各有證)。”同時還有“五形全美”
的講究。所謂的“五形全美”,即指主根、側根、蘆、紋、艼等五方面都合乎要
求,十分完好而言。
有的野生山參其外形確實長得很特殊,活靈活現得像個小人形。其蘆頭連同 蘆碗形如人頭,主根特別粗壯發達,形如人體,蘆頭兩側各生一艼則與人的雙臂
相似,主根下部的側根呈八字形叉開宛如人的雙腿。
商品中的移山參是指將採集到的生長年限較短的山參,移植到居住區附近, 適宜山參生長的山林中,經過十餘年後再行採挖者。因其在生長的過程中經過移
栽,故參形有所變異。其形態特徵主要表現為:
* 參蘆:由於人參也有趨光的特性,在移栽時因改變了原來的位置和方向,
致使蘆頭生成拐脖形,常驟然變細或變粗,不呈對花蘆而呈轉蘆形式。一般的情 況是,蘆頭較純山參為短,無三節蘆。
* 艼:多順長體,不垂直向下而略向兩旁斜伸,有時長過主體,中、下部明
顯膨大。
* 紋:表面的環紋較粗,稀疏而浮淺,有時不連貫,常為斷頭紋,橫紋下伸
至參根的中下部,所謂的“一紋到底”。
皮:外皮粗糙而虛泡,不緊密,呈黃褐色而無光潤感。
體:各種體形都有,如橫、順、靈、笨等,但中、下部往往均較肥大。
腿:明顯較為順長,分襠併攏,不呈叉開狀。
鬚:均較細嫩,下端分枝較多,鬚根上的疣狀突起小而稀疏。
【道地與分布】 人參現代主產於中國東北三省,尤以吉林為最,長白山人 參更是馳名世界。人工栽培人參主產於吉林的撫松、集安、靖宇、安圖,遼寧的
桓仁、寬甸、新賓、鳳城,黑龍江的東寧、寧安等地。
* 野山參:以生長年限久、漿足、蘆長、碗密、帶圓蘆、體豐滿、紋細而成螺
旋狀、有棗核艼、鬚根帶珍珠疙瘩、堅韌不易折斷者為佳。
* 生曬參:薑生曬參(原皮生曬參)以外表灰黃色、體堅實、皮細有皺紋、內白色、無蘆、無鬚者為佳;全鬚生曬參以外表灰黃色,體輕虛、皮老、紋深而細
、長蘆、長鬚、有艼、無破痕者為佳。
* 白參:以支大、色白、皮老、長蘆、長鬚、無破痕、紋深、皮細、不返糖者
為佳。
* 紅參:以身長、體圓、無抽溝、蘆長、腿長、有皮肉、紅棕色、半透明、無
艼帽者為佳。
【偽品及易混品】 人參生於深山老林,自古就為難得的名貴藥材,價格昂 貴,常以金銀論值作比,所以遠在古代就常有偽品人參出現。而現代商品人參的
情況更為複雜,各地已發現的偽品大約有如下幾種:
*山土瓜(野豇豆) 為豆科植物山土瓜Vigna
vexillata Benth. 的根。又叫大紅參、紅力參等。在江蘇如皋、南通一帶曾誤當“朝鮮人參”而栽培,江蘇灌雲、安徽金寨與浙江也有類似情況,而南京一帶則將野生的山土瓜根稱為“紅皮黨”,安徽叫綠豆參、土人參,湖北叫三葉參,浙江也叫土人參。
根呈圓柱形或長紡錘形,長10∼20 cm,直徑0.5∼1.5 cm,無蘆頭,距根 頭較遠處時有分枝。表面常已除去栓皮並經煎煮為灰棕色微透明狀,具明顯的縱
皺紋而帶綿毛狀纖維,無橫環紋,有白色皮孔。質堅實,斷面呈角質樣。臭微, 味淡,嚼之有豆腥氣,與人參明顯不同。
* 山萵苣 為菊科植物山萵苣Lactuca
indica L. 的根。又叫土力參、土人參。在河南、河北、山西不少地方將此植物當“朝鮮人參 ”栽培並應用。四川廣元稱其根為洋參。廣西叫山墨菜。江蘇蘇州叫豬人參。
根長約12 cm,根頭直徑約1.5 cm,頂端有多數暗棕色葉柄殘基,緊接根頭 處常2∼3分歧,側根直徑0.5∼0.8 cm。商品未去皮者,外表黃棕色,多細縱皺
,留有多數點狀的側根痕,角質,斷面木部黃棕色,導管明顯。去皮者多已蒸過,呈半透明棕色,為角質狀。經常以此冒充“高麗參”。但根無蘆頭,可與“紅參”及“高麗參”相區別。
* 華山參(漏斗泡囊草) 為茄科植物華山參Physochlaina
infun-dibularis Kuang的根。河南稱“熱參”、“白毛參”,在沁陽縣以其根加工蒸後混稱“大紅參”入 藥。陝西稱“秦參”,華陰縣著名的西岳華山北峰上有栽培。山西省中條山亦有
分布。
根呈長圓錐形或圓柱形,直或彎曲,長5∼20 cm,直徑0.5∼ 2.0 cm,頂 端有細長直立根莖,具類圓形莖痕及疣狀突起,主根下部時有分枝,亦如人參形
,表面棕褐色、棕色或灰褐色,有縱皺紋,根頭部亦有密集的環紋。質略硬而脆 。氣微,味微苦,稍有麻舌感。
產區群眾多在早春出芽或初夏地上部枯萎時將主根挖出,除去鬚根,洗淨泥 土,曬乾。也有先除去外面粗皮,再與甘草、冰糖等共煮後曬乾後入藥用。
* 商陸 為商陸科植物美商陸(垂序商陸)Phytolacca
americana L. 或商 陸Phytolacca acinosa Roxb. 的根。在浙江、安徽、河北、山東、陝西、甘肅、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貴州等地近二十年來曾多次發現以本品細長的根加工後冒充人參的情況,有些地方還誤當“朝鮮人參”進行栽培。
乾燥的根呈圓柱形或圓錐形,下端分枝較多,頂端可見多數不定芽。表面淡 黃褐色,具圓點狀斑痕及橫長的隆起。質堅硬,斷面灰黃色。在橫切面上,可見
到同心性多環維管束的特徵,嚼之有麻舌感,憑此可與人參相區別。
* 土人參(櫨蘭) 為馬齒莧科植物Talinum
paniculatum(Jacq.)Gaertn 的根。 在北京、河北、河南、江蘇、浙江、福建、湖北、湖南、江西、陝西、甘肅、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地均發現過以本品的根偽充人參的情況。十餘年前,河南有誤當“人參”而大量栽培和銷售者。
乾燥的根呈圓錐形或長紡錘形,分枝或不分枝。長7∼15 cm,直徑0.7∼1. 7 cm。頂端有木質莖基殘留。表面常除去栓皮並經蒸煮為灰黃色半透明狀,有點狀鬚根痕及縱皺。質堅硬,斷面呈角質樣。臭微,味淡而微有黏滑感。
很多文獻報導,此根具有一定的滋補作用,能“潤肺止咳,治燥熱咳嗽及病後虛弱”。但不可充代人參。
* 紫茉莉 為紫茉莉科植物Mirabilis
japonica L. 的根。
在湖北嘉魚縣、四川、陝西等地均曾以根蒸熟加工後偽充“力參”、“人參 ”或作“土參”、“土人參”銷售,湖南永順混稱“洋參”。
乾燥的根呈圓錐形,長約10 cm,直徑約1.3 cm,時有分枝。無蘆頭,主體灰黑色,無栓皮,具明顯的縱皺及眾多細小的白色晶點。
* 莨菪 為茄科植物莨菪Hyoscyamus
niger L. 的根。
乾燥的根呈圓柱形,有分枝或無。長10∼20 cm,直徑0.8∼ 2.5 cm。表面灰黃色,可見橫向突起的皮孔狀疤痕及縱皺紋。頂端有明顯的芽痕。質堅實,較易折斷,斷面不平坦,色淡黃,在近形成層的韌皮部呈棕色。氣微,味淡微苦。本品所含的生物鹼對人體有毒性,應謹防中毒。
* 桔梗 為桔梗科植物桔梗 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A.
DC的根。又叫紅白參、和尚頭。
乾燥的根呈圓柱形或圓錐形,很少有分枝,外形多扭曲皺縮,根莖部多已除去(無蘆頭和蘆碗)。栓皮亦大多除去,呈灰黃色,具明顯縱皺。斷面不平坦,可見一淺棕色環,皮部類白色,有裂隙,木部淡黃白色。氣無,味甜微苦。
商品人參因加工方法不同而有各種規格:
1..全鬚生曬參 將人參鮮根(通稱水子)全部曬乾者稱為全鬚生曬參。
2.白人參 取鮮人參根以針刺傷表皮後用糖汁浸泡,其體形較好者。
3.糖參 取鮮人參根以針刺傷表皮後用糖汁浸泡,其體形較差者。
4.掐皮參 主根表皮用針刺再經糖汁浸泡及側根用水煮後,再用竹刀進行掐皮使表面成縱皺(即核桃紋),且鬚根用線束紮者。
5.生曬參 將鮮根的主根、側根、鬚根各部分開,單取主根帶原皮曬乾者。
6.白乾參 將鮮根的主根、側根、鬚根各部分開,單取主根刮去原皮後再曬
乾者。
7.紅參(生蒸參) 將鮮參剪去鬚根及支根後用水洗淨,蒸至參體柔軟,再放入烘爐內烘乾。若為白色,可放入溫室內繼續用火進行乾燥。一般園參漿液足壯者多採用此種加工方法。根據人參的形態可分為普通紅參與邊條紅參。
8.紅參鬚 目前的商品規格又分為紅直鬚、紅彎鬚及紅混鬚三種規格。
.紅直鬚:為加工紅參時剪下的側根,或加工白參時剪下的側根再經蒸、烤、 乾燥者。
.紅彎鬚:為加工紅參時剪下的鬚根,或加工白參時剪下的鬚根再經蒸、烤、 乾燥者。
.紅混鬚:即側根和鬚根相混而不分者。
9..白參鬚 分為白直鬚和白彎鬚二種規格。
.白直鬚:為加工生曬參時剪下的側根,用淨水將側根搓成潔白色,勿使破皮,曬乾者。
.白彎鬚:為加工生曬參時剪下的鬚根,用水洗淨後曬乾者。
10..皮尾參 加工生曬參時剪下的側根,直接曬乾者。
11.活性參(凍乾參) 為近年來的新品種,將鮮參採用快速冷凍方法加工而成,成品外觀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