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藥學具有數千年悠久的歷史,是中華民族長期對抗疾病的極為豐富的經驗總結,是我國優秀文化遺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古代的唯物論和辯證思想的影響和指導下,通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它逐步形成並發展成為獨特的醫學理論體系,為中國人民保健事業和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不愧是我國和世界醫學科學史上一顆燦爛的明珠。
第一節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與發展
一、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
中醫藥學是研究人體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和防治的一門科學,它有獨特的理論體系和豐富的臨床經驗。中醫學的理論體系受到我國古代的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 陰陽五行學說的深刻影響,它是以整體觀念為指導思想,臟腑經絡的生理和病理為基礎,以辨證論治為診聞特點的獨特醫學理論體系。
中醫學來源於醫療實踐。發源於先秦,其學術體系形成於戰國至秦漢時期。我國從西元前二十一世紀進入奴隸社會以後,人們對疾病的認識隨著醫療實踐的增多而不斷發展。到了西周、春秋時代,我們的祖先對疾病的認識又進一步深化了,已積累了較為豐富的醫療實踐經驗,為中醫藥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奠定了豐富的實踐基礎。我國古代自然科學,如天文、曆法、氣象、農業、數學等方面的知識對中醫藥學的滲透和影響,為中醫藥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奠定了科學技術的基礎。中醫藥理論體系的形成還具有深刻的哲學淵源,古代的醫學家,運用古代的唯物論和辯證法,即氣一元論、陰陽五行學說,把零散的醫療經驗知識集中起來,結合當時的自然科學成就,加以總結,使之系統化,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古代唯物主義哲學思想為中醫藥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奠定了理論基礎。中醫藥學理論體系形成的標誌是《黃帝內經》的問世。
二、中醫學理論體系的發展
由於社會政治、經濟和科學文化的發展,中國醫藥學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和發展,許多具有豐富內容的醫學著作不斷出現,成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春秋戰國時期,我國現存醫學文獻中,最早的一部古典醫籍——《黃帝內經》問世,此書以醫學為中心,結合自然科學與哲學,並把許多醫學學科綜合在一起,進行整體的、統一的論證,系統地闡述了人體的生理、病理,疾病的診斷、治療、預防等問題,建立起中醫藥的理論體系,成為中醫藥學發展的基礎和理論源泉。
《難經》是與《黃帝內經》相媲美的另一部古典醫籍,係秦越人所著,成書於漢之前。其內容十分豐富,包括生理、病理、診斷、治療等各方面,補充了《黃帝內經》之不足,與《黃帝內經》一樣,成為後世指導臨床實踐的理論基礎。
兩漢時期,中醫學理論體系有了顯著的進步和發展。東漢末年出現了本草學著作《神農本草經》,總結了漢代以前的有關藥物知識,共收集藥物365種,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藥物學專著。
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張仲景在《內經》、《難經》等理論基礎上,進一步總結了前人的醫學成就,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寫成了《傷寒雜病論》,即後世的《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以六經辨證、臟腑辨證的方法對外感疾病和內傷雜病進行診治,確立了辨證論治的理論體系和治療法則,為臨床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大約在同一時期,我國傑出的外科專家華佗,運用麻沸散作全身麻醉,施行剖腹、擴創等外科手術,是世界醫學史上最早的記錄。
此後,從魏晉到隋唐五代700年中,中醫藥學理論體系有了全面發展,如晉代王叔和的《脈經》,結合臨床系統探討了脈學基礎理論,將脈象分為24種,對脈診的臨床意義作了比較全面的總結。晉代針灸學家皇甫謐對《內經 靈樞》中所論述的經絡、穴位、針灸方法作了整理,並總結了當時針灸學的成就,著成我國最早的針灸學專著——《針灸甲乙經》。隋代巢元方等編著的《諸病源候論》,是中醫學歷史上第一部探討病因病機理論和臨床證候學的專著。書中記載症候一千七百多條,逐一作了病源和症候的細緻論述,對某些傳染病、寄生蟲病、過敏性反應等疾病的描述,均十分詳細。宋 陳無擇的《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在中醫病因學方面提出著名的“三因學說”,充實和提高了中醫病因學。宋 錢乙的《小兒藥證直訣》豐富了臟腑辨證論治的內容。在這個時期還出現了一系列專科著作,如傷科的《理傷續斷秘方》;婦科的《經效產寶》;兒科的《顱 經》;外科的《劉涓子鬼遺方》等,標誌著中醫學發展已趨向專科化。在藥物和方劑學方面,著名的方書如唐 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王燾的《外臺秘要》,是綜合了基礎理論和臨床各科的方藥鉅著。雷 的《雷公炮炙論》,專論藥物的炮灸,反映了藥物炮灸和製藥化學的成就;唐代的《新修本草》是由國家頒布的第一部藥典,在世界上也是最早的。
在《內經》和《傷寒雜病論》的基礎上,歷代醫家均從不同角度發展了中醫藥學理論體系,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醫學流派。其中金元四大家就是典型代表。劉完素以火立論,力倡“六氣皆從火化”和“五志過極皆為熱甚”之說,用藥多以寒涼,被稱之為“寒涼派”,劉氏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為後世溫病學說開創了先河。張從正傳河間之學,認為病由邪生,主張“邪去則正安”,攻邪善用汗吐下三法,被後人稱之為“攻下派”。李東垣著重研究脾胃元氣的理論,提出“人以元氣為本”,“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的內傷學說,治療重在升補脾陽,故後人稱之為“補土派”。朱丹溪善治雜病,提出“陽常有餘,陰常不足”和“相火論”,治病以滋陰降火為主,被後人稱之為“養陰派”。劉、張、李、朱四家之說不同,各有創見,在理論和治療上各有獨到之處,對中醫學理論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明代對《難經》“左腎右命門說”的爭論而形成命門學說,對中醫學理論體系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如趙獻可、張景岳等提出命門陰陽水火,為人體生命活動之本,為藏象學說增加了新的內容。
明代偉大的醫藥學家李時珍,不畏艱苦仔細觀察和記錄了藥用植物的根、莖、葉、花、果的形態;對動物藥進行了解剖追蹤觀察;對礦物藥進行相互比較和煉製;同時對藥物的療效進行了反覆實踐與研究,並參考了八百多種書籍,歷時27年之久,收集了1,892種藥種,寫成了《本草綱目》,為植物學分類奠定了基礎,為中醫藥學作出了傑出貢獻。
明清時期溫病學派的出現,標誌中醫傳染病學的高度發展。吳又可著《溫疫論》,提出“溫疫”的病源“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成”,溫疫的傳染途徑是從口鼻吸受,這對於溫病的病因、病邪侵犯人體途徑等方面,在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均作出了重大貢獻。葉天士著《溫熱病篇》,吳鞠通著《溫病條辨》,薛生白著《濕熱病篇》,王孟英著《溫熱經緯》,明確地提出了“戾氣”致病的新概念,創立了衛氣營血、三焦為核心的一套比較完整的溫病辨證論治的理論和方法,從而使溫病學在因證脈治方面形成了完整的理論體系。溫病學說對完善中醫藥學理論體系、促進中醫藥學的發展作了巨大貢獻。
此外,清代醫學家王清任,著《醫林改錯》,改正了古代醫書在人體解剖方面的部分錯誤,發展了瘀血致病的理論,提倡活血祛瘀的治療方法,對中醫學理論的發展也有一定的貢獻。
近年來,在政府的中醫政策光輝照耀下,中西醫學工作者團結合作,運用現代科學知識和方法整理、研究中醫中藥。在中醫基礎理論、中藥藥理、方劑的藥理學以及臨床醫療等方面的研究,都有一定的進展。
中國醫藥學經過長期的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逐步形成了以氣一元論和陰陽五行學說為哲學基礎,以整體觀念為主導思想,以臟腑經絡為核心,以辨證論治為診療特點的獨特的學術理論體系。
第二節 中國醫藥學對世界醫藥學發展的重大貢獻
中國醫藥學通過對外文化交流,對世界醫藥學的發展作出了重大影響。遠在秦漢之前,醫家就利用“昇丹”、“煉汞”方法製造化學藥物應用於臨床。晉代葛洪進一步發展和總結了煉丹技術,其著作《抱朴子 內篇》中的“金丹篇”詳記無機物煉製金丹的過程和服用方法,應用了昇華、蒸餾等製藥法,對國外許多煉丹家產生了較大影響,對世界製藥化學作出重大貢獻。明代採用人痘接種術以預防天花,17世紀種痘術在全國推行並傳到俄國、土耳其和北歐一些國家,紛紛派醫生來我國學習,在英國醫生琴納發明牛痘接種法以前,均應用推廣我國的人痘接種法,為“人工免疫”預防接種的發明開創了道路,成為世界醫學免疫法的先驅。宋代宋慈撰寫的《洗冤集錄》在法醫學方面有很高的成就,比歐洲最早的法醫學還早350多年,是世界上最早的法醫學名著,先後被譯為朝鮮、日本、荷蘭、德、法、英多國文字,流傳世界各國。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在17世紀初傳入日本,先後被譯成朝鮮、日、德、法、英、俄、拉丁等多種文字,廣泛流傳國外,對一些著名的生物學家、藥物學家都有較大的影響,被譽為“東方醫藥鉅典”。隨著人類疾病譜和現代醫學模式的變化,中醫藥正在世界範圍內逐步得到接受,國際上掀起了傳統中醫藥學研究熱,他們從中醫的傳統方法中找到富有啟發與借鑑作用的內容,目前,中國醫藥學仍是與世界醫學科學技術交流的熱點。
|